如果说广州塔代表的是广州的现场,指向了这座城市的未来;那么,镇海楼则守护着城市的记忆,以文物藏文物,见证着千年的辉煌……在“羊城嬗变·广州百年百栋建筑看变迁”粤港澳摄影家拍摄活动采风第六日,来自香港和澳门的摄影家们走进镇海楼。这些天,他们不断刷新对广州的认识,也了解到更多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的文化底蕴。有摄影家计划,除了用镜头定格广州建筑,也要用眼、用心记下建筑背后的历史,待回到香港后讲述不一样的湾区故事。
(相关资料图)
粤港澳摄影家在五羊雕像下拍摄
在“大文物”博览小宝物
雨后的越秀山空气清冽,云雾如轻纱,为其添上几分诗意。但行至越秀山明清古城墙的最高处,一座五层红楼破开云雾、巍然耸立、豪情万丈,这就是被屈大均盛赞“玮丽雄特,虽黄鹤、岳阳莫能过之”的镇海楼。
镇海楼。资料图片
香港中华摄影学会名誉会长吴民权与摄影家伙伴登楼拍摄。从1929年初春起,这件广州城的“大文物”就被用作展陈无数“小宝物”的城市博物馆。从先民时期到三国两晋,从宋元到明清至近代,在镇海楼中,每登上一层,就博览一个时代,可谓“一楼览千年”。
香港中华摄影学会名誉会长吴民权
从“小故事”追溯大湾区
“广州对我来说,既陌生又不陌生。”登至第五层,吴民权接受了广州日报记者的采访。原来,早在1962年他便到过广州,这是他从福建移居香港路上的重要一站。他还清楚地记得自己住在华侨大厦。“当时是国内最好的酒店之一。回过头来看,现在广州早已兴建更多更好的酒店,而且是世界级别的。”这次也是他第二次到访越秀山,上一次是20世纪70年代,他和他的朋友趁着夜色来看五羊雕塑,“黑漆漆的,什么没看清”,回想起这段40多年前的青春往事他感慨万千。
吴民权说,从镇海楼中,他看到广州历史之悠久、文化底蕴之深厚;从三元里庙,他看到在抗英斗争中的民族精神觉醒;甚至从中国大酒店的设计细节中,他也能看到广州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。“这些都是大湾区文化的根源。”
与吴民权相似,中国香港女摄影家协会会长廖丽珊也很关注建筑背后的故事。在拍摄广州鲁迅纪念馆前,她还特意做了“功课”,发现她曾就读的香港孔圣堂中学曾在1941年举行香港文协纪念鲁迅六十周年诞辰大会,作家萧红作了鲁迅先生生平事迹的报告,朗诵了鲁迅的杂文。“我在香港也会教摄影班,希望结束这次广州之行后,能把广州的照片、广州的历史带回去分享给大家,讲述两地原来有那么多同根同源的文化故事。”廖丽珊说。
粤港澳摄影家在越秀公园古城墙下拍摄
从“老建筑”映照新变化
此次“羊城嬗变·广州百年百栋建筑看变迁” 粤港澳摄影家拍摄活动,不仅给香港、澳门的摄影家带来不少新知,也为广州本地摄影家带来许多启迪。“香港摄影家很敬业,拍摄的角度也和我们有不同,这几天在他们身上学到很多。”广州乐摄影像俱乐部会长肖建勇说。
站在镇海楼的五楼,肖建勇拍摄了一张特别的照片,镜头对准的是一堵墙,墙上印有巨幅的广州珠江沿江风景照片,摄于1930年左右。“摄影最大的功能就是记录,记录不同年代,不同环境下人们的生活。”肖建勇说,这几天采风中他感受最深的是,拍摄老建筑时,往往能看到它周边环境已发生很大变化。这种“老”与“新”的强烈对比,正是广州变迁的最佳体现。
文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方晴
图/广州日报·新花城记者:苏俊杰(资料图片除外)
关键词: